新发地市场:30年打造农批好品牌 |
时间:2018-05-18 来源:管理员 |
与市民同呼吸 和商户共命运 同三农心连心 5月16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下称“新发地市场”)成立30周年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农批行业风向标,新发地市场承担了首都9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记者梳理发现,新发地市场30年来只专注一件事:咬定农批不放松。
数据显示,2017年,新发地市场实现农产品交易总量1618万吨,交易总额816亿元,双项指标稳居国内同类市场首位。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表示,新发地市场的首要任务是保障首都的“菜篮子”和“果盘子”日益丰盛,而且营养健康。同时,在当地政府统一部署下,与其他兄弟市场一道开创首都农产品流通新局面。 众所周知,农批市场是连接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要一环,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农批市场还能带动产地农业增效、产地农民增收、市场商户致富。“从事这样一个行业,做这样一件事情,别说30年,即使一辈子,谁会改行呢?”张玉玺说。 三个“15”助力新发地扬帆起航 总结大会召开的一小时前,来参会的兄弟市场赠送的一尊航舵摆件引起了张玉玺的注意。 张玉玺有着6年的军旅生涯。与航舵的留影或许勾起了他的某种记忆。“1976年转业后,好像变了一个人:敢想敢拼、好强上进”。与张玉玺年龄相仿的同村人对他如实评价。干一行爱一行,张玉玺先后当过电影放映员、财务统计员、渔场场长、车队队长、生产队队长……他深信,挥洒汗水总能收获希望。 1985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放开肉、蛋、水产、蔬菜等5种农副产品价格以及打开大门欢迎各地蔬菜进京的两项举措, 于是新发地村及周边的菜农除了向政府交一些蔬菜外,剩余部分便拿到路边去摆摊出售。不知不觉中,新发地路口旁就自发形成了一个马路市场。由于缺乏管理,既影响了环境,又堵塞了交通。在这时候,建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想法在张玉玺心中产生了。 经村里批准,1988年5月16日,张玉玺带领14个村民,用15万元贷款,圈了15亩地,开始筹建市场。“刚开始建设市场那阵子,围墙是铁丝网,中间铺的是焦渣,办公室设在简陋的平房里。白天平整土地,晚上研究方案。一天下来,泥水、汗水流不停。”北京新发地副董事长杨洪凯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彼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奔腾不歇,蕴有千帆齐进之势。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农贸、集贸市场开始起步发展。新发地市场从摸着石头过河逐步驶入了高效、快速、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为日后登上中国农产品流通中心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批巨擘推动首都餐桌升级 经过30年的发展,新发地市场已成为农批巨擘。一组简单数字足以说明它的跨越发展速度:从1988年交易量不足1万吨,到2017年交易量1618万吨、交易额816亿元。 三项社会效应足以展现新发地市场心系民生的情怀:创始至今,不仅成为引领中国农产品大流通的超级绿色航母,更催生了数千名商户富翁,一年可带动近百万农户致富。 几个国家级的荣誉足以诠释新发地市场在行业中的地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执行会长单位、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十强市场等。 正是基于新发地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人民的“菜篮子”和“果盘子”供应更加充足、价格更趋稳定。从商超到集市,粗粮细粮一应俱全,果蔬鱼肉水灵新鲜、副食零食品多样——首都餐桌早已从“有啥吃啥”升级到“吃啥有啥”,而且更加安全、营养、健康。 新发地市场的大数据显示,市场每天有1.8万吨260多个蔬菜大品种、1.8万吨270多个水果大品种供应北京。“这是保障首都安全稳定供应最基本的数字。有这两个1.8万吨,北京农产品供应就是绿灯,否则就会变成黄灯或红灯。”张玉玺说。 实际上,为丰富首都市民餐桌菜品,新发地市场在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建立了15家分市场,使各地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北京市场。为稳定首都农产品价格,全方位便民惠民,新发地市场在北京市区内设立了227家便民菜店,开通了320辆通往小区的“菜篮子”直通车。同时,新发地市场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开通农产品流通“互联网+”模式,首都百姓在网上轻点鼠标就能吃到营养健康的放心农产品。 高质量发展树立行业品牌新形象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近年来,新发地市场高质量发展号角嘹亮。新发地市场总经理张月琳表示,新发地市场紧跟时代步伐,在 2017年提出“守法是底线,品牌是关键,文化是灵魂,发展靠奉献”的发展方针,紧贴政策导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同时,新发地市场大力推进硬件建设,从平面升级为立体、最终告别露天交易。未来,新型蔬菜综合交易楼、水果交易楼、冷藏功能区遥相呼应,一个与首都相匹配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将领跑农批行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新发地市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有关农产品供应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新动力,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树立首都农批行业品牌新形象。 新发地常务副总经理顾兆学介绍,30年来,新发地市场始终坚定不移的着力打造品牌农产品供应中心。目前,市场的很多农产品都已走上了品牌之路,像“悠乐果”猕猴桃、“秋香”苹果、“安林”樱桃、“勇习”大葱、“谷龙”毛豆等,这些品牌农产品实现了从“摆摊设点”“提篮叫卖”到“超市专柜”“品牌经营”的转变,产品越来越走俏,走出了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实现了“叫响一个品牌、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使命与目标。 张玉玺表示, 30年是一个新起点,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研究新方法、新途径,建设农产品大流通、大繁荣的产销体系,更快更好地把产地农民种植的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卖出去。为首都市民提供更安全、更营养、更优质的餐桌食材,为广大商户搭建更高效、更广阔的农产品营商大平台。 在未来发展中,张玉玺表示,新发地市场将加速市场的提档升级和功能转型,打造以果蔬经营为主的农产品新型供应保障体系。同时,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号召,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为构建环京津冀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贡献力量。 |
上一篇: 杨晓琴在线出席第三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江西省预选赛闭幕式并讲话 下一篇: 崔忠付:迎接餐饮供应链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