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走出去 |
时间:2018-01-30 来源:管理员 |
第四届中国(国际)起源地文化论坛在京召开
本报讯 (记者王薇)日前,由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起源地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此次论坛是以“探寻中华起源,增强文化自信”为宗旨,以“新时代、新文化、新发展”为主题,为中国和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贡献中国智慧。“中华源字号”标识千城万店工程在会上同步启动。该工程旨在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走出去。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希望今后挖掘起源地时,把所有的农产品,把起源地的各种特色产品都变成文创产品,可称之为“文创电商”,做线上线下的联通。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谈到,面对乡土,底线只有四个字,即敬畏、坚守。守护住自己的底线,守护住自己文化的根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指出,要从起源地文化中找到商业文明和文化自信。寻找现在金融和古代商业的共性,寻找金融与文明之间的相通之处。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沈体雁认为,起源地是一个地理标志,如今,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地区发展竞争的核心要素。中华源字号标识作为起源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和延伸的城市文化基因,寻找地方性、本地性、地方品质的一个重要窗口。 老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北京市东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波指出,随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老北京菜肴正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和活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根溯源,可以让传统美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河南兰考县人大常委会常委李俊立则表示,中国酱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酱起源地文化与传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酱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是我们这一代人光荣的使命。 据介绍,3年来,中国(国际)起源地文化论坛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提供了一大智库交流平台,不断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智慧、新思路,为实现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软实力贡献力量。会上,成立了包括五农好酱起源地文化课题在内的起源地文化课题。起源地文化课题以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课题组、北京大学起源地文化研究课题组为强大智库支撑,3年以来顺利完成枸杞起源地文化课题、北派酱香酒起源地文化课题、山西安瑞黄芪起源地文化课题等重大课题研究,为地方政府、地方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资源与支持,促进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健康转型。本次起源地文化课题的成立,标志着起源地文化的研究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
上一篇: 杨晓琴在线出席第三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江西省预选赛闭幕式并讲话 下一篇: 首届中国食品产业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