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大事记
时间:2017-08-30  来源:管理员
距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已有一年时间。正是在这次大会上,“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指导思想的提出,把“人民的健康”首次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如何让“人民的健康”落地,如何发展大健康产业,在此次大会之后,国家更是在紧锣密鼓地布局: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实施,2017年2月《“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发布,2017年7月《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印发,2017年8月首批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企业名单出炉......这一切无不预示着,大健康产业正迎来政府放权、政策利好、资本涌入的重大发展契机。在此之际,我们精心梳理和总结了自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一年以来与健康相关的政策、措施。回望过去,是为了大健康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最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该《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纲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战略性、系统性、指导性、操作性,并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提出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引导群众形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针对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纲要》提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在十三大领域设定了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其中要求2015年至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到2030年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2016年12月《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发布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发布了《2030 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以下简称“《上海宣言》”)。《上海宣言》呼吁,在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促进健康,为全球健康治理规划新方案。《上海宣言》提出,良好治理对健康至关重要,在国家、地方和全球层面,政府在防止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所带来的有害影响方面负有根本责任。与会者呼吁,商业领袖作出良好公司治理的典范,不要将商业利益凌驾于人们的健康之上。

  2017年1月《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的发布《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为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未来将开展食品健康功效评价,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性食品,并开展应用示范。《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将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支持发展养生保健食品,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等保健和健康食品,同时一并开展应用示范。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发布

  1月11日,为促进学龄儿童营养均衡,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其核心信息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补充了以下内容:一是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二是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三是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四是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五是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2017年2月《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制订

  针对食品产品、生产经营、宣传信息等欺诈行为,国家食药监总局制订了《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已向社会征求完意见,即将发布。该办法将以网络、电话、电视、广播、讲座、会议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列为食品宣传欺诈,在对生产经营企业处罚的同时,将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国家食药监总局提醒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要警惕“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宣称疗效”等非法宣传营销“陷阱”,科学、理性消费。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

  国务院于2月21日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明确了我国“十三五”时期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尊重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规律,把握现阶段工作重点,坚持“四个最严”,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3月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保健品企业违规经营问题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企业在销售食品过程中,涉嫌通过会议营销等方式,虚假、夸大宣传,声称所售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欺骗消费者。国家食药监总局立即部署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四省食药监部门,按照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查处涉事企业和产品,并派员赴湖北参与现场处置。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各地食药监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食品的生产经营监管,严惩重处非法添加、非法宣传等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4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强调用“四个最严”,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工作安排提出,要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完善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推动掺假造假行为直接入刑。基本完成食品安全法配套规章制修订,落实处罚到人。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强化标准制定、执行和监管的衔接。重拳整治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滥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发布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共同发布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行动方案要求,全国开展行动的县(区)覆盖率到2020年达到90%,2025年达到95%,积极推广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大力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要求开展行动的县(区)结合当地情况,深入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等4个专项行动。实现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2025年达到25%,形成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广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

  5月《保健食品备案工作指南(试行)》发布

  5月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保健食品备案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保健食品备案是指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将表明产品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的材料提交食药监部门进行存档、公开、备查的过程。

  备案管理的实行,对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内的保健食品,要求备案人按规定和程序通过信息系统逐项填写备案人及申请备案产品相关信息,提交备案申请,并对备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溯源性负责。备案材料符合要求的,食药监部门当场备案。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放管服”相结合、改革与整顿并重、社会共治原则,进一步推进保健食品审评审批和备案管理制度改革,采取“公开申请、公开论证、公开结果”的方式,从维生素矿物质原料、单一原料配方和同质化配方三个层面递进式逐步扩大原料目录范围,推进和放开产品备案管理,逐步形成“备案是多数、注册审批是少数”的监管新格局。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2017修订版)》《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标签规范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2017修订版)》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标签规范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这两份指导性文件对奶粉配方注册需要的材料项目与要求的部分条款做了相应简化,对于标签的标识的要求更加明确。相关奶企对此表示,此次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但大致的方向仍然未变。未来企业准备的材料有所简化。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发布

  5月22日,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向糖尿病患者提出“吃、动平衡”“清淡饮食”等8条营养健康建议,为2型糖尿病患者及关注健康的普通读者提供膳食指导。该指南同时也为各级医生、护士、营养(医)师、糖尿病教育、卫生管理等专业人员进行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借鉴,从营养治疗的角度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6月《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进展》报告发布

  6月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举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专题研讨会。会上上发布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进展》报告显示,为确保更多农村学生在校吃上营养餐,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中央财政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和食堂建设资金。自2011年底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用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总数达到3600多万人,学生体质改善明显。

  《“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布

  为推动我国食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6月2日,科技部发布《“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食品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对食品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60%。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工业食品的消费比重全面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家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食品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优化食品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培养食品科技人才,提升食品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食品产业科技发展,构筑食品科技创新先发优势;加强全链条过程控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6月29日,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汪洋出席开幕式时强调,食品安全关系全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要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坚持德法并举、法治先行,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快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6月30日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我国人群营养健康现状和需求,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民营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策略和重大行动。

  《计划》指出,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7月中医药法正式实施

  中医药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中医药法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对解决多年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问题作出了制度安排,对于促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中医药振兴发展、维护人民健康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医药法涵盖了中医药服务、保护与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承与文化传播以及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并就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并对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药材质量全程监管等做出明确规定。中医药法第六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的第四十四条中明确提出,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药法以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为宗旨,着眼继承和弘扬中医药,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坚持规范与扶持并重,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方案(试行)》发布实施

  为促进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发展,作为全国首部有关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方案(试行)》于7月11日发布实施。运动营养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同于保健食品。在该方案中,对运动营养食品的产品实质属性、生产条件要求、工艺流程和生产过程控制、添加剂的使用、标签标注的规范使用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要求。同时,为避免误导消费者,对标签的要求也有严格规定:标签主要展示面应标示“运动营养食品”及所属分类;有关营养的声称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的规定,不得做任何功能声称;如有不适宜食用的特殊人群,也应同时在标签中标示。

  8月首批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企业名单出炉  

  获得配方注册首批企业名单的出炉,预示着被称为“最严奶粉新政”正式落地。在梳理首批名单后发现,22家企业包括伊利、君乐宝、贝因美、雅士利、欧世蒙牛、飞鹤、合生元、雀巢、雅培、菲仕兰、美赞臣等。其中,既有国内企业也有外资企业。雅士利品牌获得15个配方,蒙牛获得6个配方。除“蒙牛系”外,贝因美获得12个配方,美赞臣和飞鹤各获得9个配方位居前列。而此名单发布之前,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过多、过滥,配方制订随意、更换频繁等问题突出。

  《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案件查办工作的意见》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案件查办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查大案要案,严惩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落实案件查办责任,明确案件查办事权,完善案件查办机制,规范案件查办行为,强化案件督办考核,国家食药监总局制定出台了《意见》。《意见》的出台,是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强化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的重要举措,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案件查办工作、全面落实监管政治责任具有重大意义。

  新食安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通报WTO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向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通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同去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该送审稿精简至了98项条款。其中,包括一般原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处理食品安全事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补充规定九部分。该通报评议截止时间为2017年10月13日。

  编后

  随着传统的生存型、物质型消费开始让位于发展型、服务型等新型消费,消费者也正在从应付生活转变为经营生活、享受生活。随着国家各项健康政策的逐步到位,当前正迎来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拐点。大健康产业正逐步走出以往靠宣传换销量,以低价求生存的套路,走向靠质量取胜的新阶段。

  大健康产业未来或将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一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类食品市场发展空间大。特殊食品的范围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随着国家一系列法规的颁布,该领域成为健康行业的又一亮点。二是以药食同源为理念的中药类保健食品发展看好。“治未病”观念深入人心,在生活中潜移默化防病养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及中医药法的颁布,首次将中医药行业提升至“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行业”的地位。中药在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养生保健药方。这些是我国未来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三是国家对未来健康大产业的监管将更加严格。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方案(试行)》的发布实施,首批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企业名单的适时出炉……监管用防控风险做后盾,企业用产品质量来确定自身价值,社会用舆论监督来实现良性循环,以共促大健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杨晓琴在线出席第三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江西省预选赛闭幕式并讲话

下一篇: 食安:餐企的最好机会,也是最大风险